1、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要素产出率。在农业领域,采用高效生产方式,如套种、间种等,以及混养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优化多种水源利用方案,改善灌溉系统,实现农业节水。
2、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的做法:资源的高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在农业生产领域,一是通过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等。
3、采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建设方案。目前,在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如公路铁路建设中的移挖作填(用挖方的土石作填方用料),港口建设中的航道开挖做成陆填料,水利项目中用洞采废石做混凝土填料,建设项目中弃渣造地复垦等,都是一种简单的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做法。
4、C选项正确,因为将废旧轮胎作为橡胶粉用于铺筑运动场、田径场、球场等,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利用方式,符合循环经济理念。D选项正确,因为将垃圾焚烧后的灰烬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体现。
C模式 C模式是我国特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由诸大建等人提出。这一模式是在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量身定做的。它允许GDP在2020年翻两番的同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尤其是污染排放)的增加不超过1倍。
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或区域发展基础之上的循环经济,它须与区域经济规律相一致,又须按照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流动为基线,构造其产业结构,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在肖华茂看来,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区域战略转型模式。 (1)以苏南、上海等地为代表的国内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三次产业的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首先,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被赋予重任。实施“733”工程,推广清洁生产,重点关注石化、钢铁、电力等行业的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减量化。
突破与示范引领:聚焦关键领域和项目,建立示范企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带动全省循环经济的全面展开。 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引导,企业主动,社会广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政府计划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建设,以及推广循环经济的教育和宣传等,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省里整合了专项资金,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节能项目资金等,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示范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
首要措施是金融方面的支持。政府将积极落实国家的循环经济投融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如示范企业、园区和基地等,同时鼓励创新信贷产品,如排污权抵押贷款、收费权质押以及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法制保障是关键,政府加快相关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如《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为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同时,建立完善的统计评价体系,将循环经济纳入经济发展和政绩考核,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监督。